【象形建筑】一個天生自帶流量和爭議的詞匯。 設計界,尤其是建筑設計這類大型項目,大多談象形色變。 前段日子,南京北站破了個大圈,讓全國人民認識了護“蘇”寶。伴隨著毀譽參半的網(wǎng)友評論,“這個方案真的是動腦子想出來的嗎”的話題被推上風口浪尖。 而口誅筆伐的狂歡后網(wǎng)友卻等來了一個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反饋:方案可能不會改了。 此類案例不是頭一次出現(xiàn)了,看完以后開始反思:我還是太保守了? 南寧新媒體中心大廈 安徽淮南乒乓球大廈 五糧液酒廠 南京北站像衛(wèi)生巾的設計一定不是故意的,但人們?yōu)槭裁磁懦饨ㄖ衲撤N東西? ·做好?很難!不做?好奇! 在探討全球范圍內(nèi)的象形建筑之前我們回望一下歷史。 其實人類建造自己的住所極少出現(xiàn)象形的手法,特洛伊木馬是比較公認的象形建筑的起源,僅此一個案例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象形建筑難做。 如果不是戰(zhàn)爭需要,修建一座高質量的象形建筑是對財力、審美、技巧、實用性的多重考驗,為了單一的居住目的卻要同時滿足多種要求,非富即貴的家庭才能辦到。 普通人,更愿意采用方方正正的方式快速搭建具備居住功能的空間。那如果建設者的某些指標不達標(比如審美)依然強制建設呢?這時候讓人產(chǎn)生排斥心理的建筑可能就要產(chǎn)生了。 南京北站方案熱評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建筑從提出方案開始就充滿話題度,但一部分項目依然在柔軟無力的阻攔中成功落地,不禁讓人思考是哪一股力量在支持這似乎與現(xiàn)代建筑設計理念有些背道而馳的風格。 這一股力量小吧認為并非源自個人,它源于人類喜愛模仿的本能,想要復刻在自然中見過的物體并賦予一定的功能去使用的天性。 是全人類持一種既討厭象形建筑,又想親眼看看它修出來的樣子到底有多像那個被仿的物體的擰巴獵奇心態(tài)支撐他們修起來的。 ·都是象形,大小有別。 甲骨文也是象形的,至今依然被全人類當做歷史與文化重要的研究對象,為什么文字人人愛,建筑就不行? 象形卻被認可的東西大部分出現(xiàn)在較小的物品種類中,做得好一些的象形設計還有一個比較文雅的名字:仿生設計。比如小兔子剪刀、鯊魚鰭耳機、以及上面的象形文字。 他們作為一種獨立的身外之物通常以不太起眼但又精美的實用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大眾的生活中,說白了就是不打眼,真有問題也沒啥好討論的。 而如果把一個體量小的對象變大,甚至做成建筑,效果就開始難以把控了,人們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并且它遠大于日常用品,甚至可以容納人。 使用方式上的轉變造就了不同的審視態(tài)度,從整體到細節(jié)都是明晃晃擺在那里讓人審視的,設計稍有差池就是天壤之別。 ·遍地都有,仍無佳作。 裝飾遠遠大于功能性的做法與時代有關,歐洲巴洛克、洛可可時代極致的裝飾就是這樣,錢多那就裝飾多。 一戰(zhàn)之后,美國的象形建筑如病毒般蔓延,也是因公路經(jīng)濟興起而伴隨出現(xiàn)的,這些象形建筑如天女散花一般出現(xiàn)在美國的各條公路旁,只為刺激每一個過路的司機停下來進行一次可有可無的消費。 等比例放大的方式在我們看來太過直白且透著一種清澈的愚蠢感,但當時作為異軍突起的設計風格,因獨特的外觀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雖然不美但容易被大眾記憶,反而在公路經(jīng)濟的營銷史上取得的了斐然的成績。 經(jīng)濟的膨脹給象形建筑披上了一層隱身衣,但我們站在此刻回過頭看,他們依然不是好的象形建筑,甚至很丑。 裝飾天生就是錦上添花的,在經(jīng)濟條件不容許鋪張浪費的時候,空間的高利用率就成了硬性條件。 ·優(yōu)秀象形,要“千”年等一回嗎?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非富即貴卻達不到足夠的利用,都是無效的象形和多余的裝飾。受制于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現(xiàn)代工業(yè)對快速生產(chǎn)標準化構件的一致認同,現(xiàn)代建筑本身并不適合象形化,幾乎是一種共識。為了適配異形的空間邊界,反而需要單獨定制各類建筑材料和室內(nèi)陳設,這會造成材料的浪費和安全的不確定性。 僅僅是仿雞蛋殼,也會在刻意堆砌各類家具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難以利用的空間,更不要說小吧前幾天在外網(wǎng)看到的一位自稱建筑設計師的手繪稿,只能說我的母語是無語。 其實真要把象形建筑全都一棒子打死那是不公平的,因為好的象形建筑是存在的,且人盡皆知。鳥巢,北京奧運會體育場用名字直接宣告全球:我就是在做象形建筑。很大,但利用很到位。 不可否認在美國一望無際的隔壁攤上出現(xiàn)一枚貝殼,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做法,在這樣的長途路上,偶爾出現(xiàn)一次,也不會讓司機產(chǎn)生視覺疲勞。 然而出現(xiàn)在城市中的象形建筑,一旦達不到鳥巢那樣的效果,就像一只巨大的水泥老鼠被沾在大街上,不止是過街的人要拿你開涮,坐飛機從這里過,都要透過舷窗吐槽兩句。(某座類似秋褲的建筑,似乎時不時會面臨這樣的尷尬處境) 得出象形建筑能不能修建的定論并非小吧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每個人的審美不同,答案也各有千秋,我們只是希望往后能看到更多兼具美感和功能性的建筑。 最后是一張中國高端廚具的西方本土化改造(do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