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綠化作為校園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現代校園建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道路綠化也直接關系到一個校園的精神內涵,因此,校園的道路綠化是應作為校園建設的一個重點問題,相信只要我們能在這個問題上多努力,我國的校園 景觀設計道路建設將出現新的面貌,校園景觀得以發(fā)展,校園內涵也會得到提升。
20151216114902_2814.jpg (132.9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6-1 16:16 上傳
典雅、莊重、樸素、自然的優(yōu)美校園綠化環(huán)境不僅會在閑暇時給同學們帶來自然享受,還可以激發(fā)寫作上的靈感。同時道路綠化也是校園中的骨架,道路 植物配置無論從植物品種的選擇上還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層次高低、大小面積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豐富多樣,更加自由生動。 校園道路分為主路、次路和小路。主路綠化常常代表綠地的形象和風格,植物配置應該引人入勝,形成與其定位一致的氣勢和氛圍。在主路上定距種植較大規(guī)格的高大喬木如懸鈴木、香樟、杜英、櫸 樹等,其下種植杜鵑、紅花木、龍柏等整形 灌木,節(jié)奏明快富有韻律,形成壯美的主路景觀。 小路則是供師生在寧靜的休息區(qū)中漫步,綠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也應以自然式為宜。沿路在視覺上應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形式上有草坪、花叢、灌叢、樹叢、孤植樹等,師生沿路散步可經過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叢中賞花。竹徑通幽是中國傳統(tǒng)園林中經常應用的造景手法,竹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常綠,清秀挺拔,具有文化內涵,至今仍可在現代綠地見到。 在校園景觀設計中道路植物配置要遵循生態(tài)學原理,充分挖掘校園豐富的文化內涵,為莘莘學子創(chuàng)造優(yōu)美得到學習環(huán)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