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加入SketchUp吧!

x
1、景石布置時景石露腳,擱置太淺,石組不夠均衡穩(wěn)定,缺少自然感。 這個是目前園林施工中最容易犯的,也是對整個 景觀效果有比較直觀的不良影響。由于景石重量大,難于運輸,堆坡造地型后一般是先置石再鋪種 植物,以免破壞植被及園路,這樣的施工工藝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景石露腳的情況。若是為了達到某種景觀效果的時候,不可避免景石要露腳的話,根據(jù)環(huán)境要求可將草皮補種至石腳,但一定要自然和諧,或是在景石散置一些小 灌木以達遮擋石腳的效果。 2、盲目追求名石、奇石,不顧環(huán)境的要求。 美石、奇石固然好,但若是使用不當也只是浪費。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紋理、輪廓、造型,質(zhì)地又純凈,樸實無華,但是屬于無生命的建材一類。因此山石是自然環(huán)境與 建筑空間的一種過渡,一種中間體。"無園不石",但只能作局部景點點綴、提示、寄托、補充。若盲目追求名石、奇石,而忽略環(huán)境要求,那就失去造園的生態(tài)意義,同時也哄抬了工程的造價。
12-05景石布置應用存在的難點及解決方法.jpg (201.83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30 14:56 上傳
3、實際操作中,常有一些山石體形頗佳,但白璧微瑕,稍有缺陷,或由于運輸中保護不善而造成部分損壞。 這類山石棄之可惜,可用背景加以襯托,適當配以植物、 小品或其他辦法加以彌補,彌補的好,常會產(chǎn)生令人驚喜的效果。 4、塑石造型及外表粗糙、人工痕跡明顯。 目前的工程很多工程為了降低工程造價又想達到獨特的天然景觀,于是塑石產(chǎn)生了。塑石是由鋼筋支架外覆混凝土造成景石形態(tài),然后在外層再加刷涂料而成的。塑石的制作對工藝水平要求很高,要不做出來的塑石沒什么形態(tài)可言外加石塊表面顯得十分粗糙,人工痕跡十足。而由于市場上對這種施工工藝熟悉的人且水平高的人炙手可熱,為趕工期,很多項目都會臨時聘用其他人來做塑石,但出來的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而施工過程中塑石造型時應有經(jīng)驗豐富施工人員在現(xiàn)場給予意見,并指導、改善塑石不符合要求之處。利用植物和石刻、題詠、基座來修飾置石,轉(zhuǎn)移游人注意力,減弱人工痕。 5、堆砌羅列雜亂無章,特別是水景堆砌及駁岸堆石,缺少自然的意態(tài)神韻之美。 水景堆砌及駁岸堆石都要求設計者和施工者胸中有設計成品的影像或細流飛瀑,蜿蜒曲折路旁,騎沿若干,峰回路轉(zhuǎn),曲徑通幽等才能把景堆得自然,宛如天開。若胸中無景,或照搬照抄,胡亂置石,就只得亂景一個,或許還背上個畫蛇添足的罵名。 6、山石重,置石時應注做可靠的山石基礎。 孤賞石、山石洞壑由于荷重集中,要做可靠基礎。山石瀑布造于新堆土山之上,則要注意防止泥土或基礎沉降而產(chǎn)生裂隙,或因漏水、雨水沖刷水土,逐漸變形失真,產(chǎn)生危險。 7、真材(天然石材)、假料(GRC等)配合的造型設計,不失為一種良策,一種革新。 尤其在施工困難的轉(zhuǎn)折、倒掛處,在人接觸不到的地方,使用人造假山,往往可以少占空間,減輕荷重,而整體效果好。CRC材料特別要注意玻璃纖維的質(zhì)量,造價如以800元/m2,和真材也相差無幾。 8、返工率高。 由于景石重,人工及機械費用高,而返工則大大增加了工程成本。設計方案要進行多方案比較,施工前后可用各種方法進行 模型比較,確定最佳方案和最佳觀賞面,減少返工次數(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