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種類 地被 植物是具備生長型的個體,在不同的環(huán)境、地區(qū)、 景觀需求之下,選擇最為合適的植物種類進行合理搭配非常重要。因此,種植人員必須要全面了解地被植物的生長需求及生長習性等,掌握植物的品種特點、優(yōu)勢,例如花期、果期、生長高度、對環(huán)境的需求等,因地制宜,選擇最為合適的種類。在實際的工作中,許多種植人員盲目選擇種植類型,不僅無法實現原本的景觀設計需求,還會導致植物的生長出現問題,影響植物的生長和景觀效果,得不償失。
12-08地被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原則.jpg (130.04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0-13 15:35 上傳
2、以本土植物為主,科學選擇優(yōu)良品種 本土植物是以自然挑選為主,本土植物在本地生長的習性必然遠高于外來植物,且能夠有效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及地域特色,使用本地植物還能夠實現對本土種質 資源的最大程度保護。對此,在選擇植物時,應當首選當地的地被植物,以本土植物為主,引入外來地被植物為輔。在引入外來地被植物時,應當尤其注意選擇的過程,選擇能夠在當地大面積種植的品種,選擇成活率最高、成活質量最好、環(huán)境更為符合的植物,最好是能夠與當地植物相配合、搭配的植物。與此同時,需要注重對植物習性的挖掘,借助本地、外地地被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選擇最佳搭配,這樣既能夠實現對植物資源的保護,還能體現園林綠色的目的。 3、體現地被植物綠色打底特點 地被植物與草坪是園林綠色的"底",在景觀配置當中,以喬木、 灌木、草坪等地被植物為基礎進行合理搭配,能夠實現打造一個更好的綠化"底"。地被植物群落能夠最大程度地覆蓋裸露地面,形成自然結構的獨特景觀,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想法。綠色大地的特點在于能夠充分發(fā)揮景觀植物的美景,襯托其他植物的美觀性。城市園林綠化本身就是公益事業(yè),盡量多種植地被植物對于加快園林建設效率、降低成本有顯著的效果,而草坪的養(yǎng)護需要精細的管理,對水分也有較高的要求,綠色造價比較高。對此,在種植過程中,應當盡量多的種植地被植物,借助多樣化的生物種類,豐富綠色景觀的同時,降低建設成本。但是,這并不代表地被植物能夠完全替代草坪,草坪的統(tǒng)一性、整體性是地被植物無法實現的。對此,就需要設計人員有針對性地設計草坪與地被植物的比例和種植方式,以最美觀、最經濟的方案進行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