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回到北京一直在胡同里倒騰各種四合院,感覺兩個城市的文化氛圍真的很不同。
北京的特色可以說就是窄窄的胡同+一排排合院性質的民居,給你一種靜謐感,讓你感覺那一層層的深邃神秘。
深圳就是另一種城市干道八車道通達+一棟棟玻璃辦公樓公寓樓,給人高聳昂揚向上的激情,對所有人都敞亮敞開胸迎接你的到來。
001.jpg (89.61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12 17:06 上傳
四合院的基礎其實是很有道理可講的,我這里就是示意一個高差關系,真正的做法其實不是這樣,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書籍。
002.jpg (219.85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12 17:06 上傳
建四合院最喜歡看木工師傅們去做檁架,感覺半天功夫就拔地而起,其實之前的下料計算準備是很有章法的考驗一個木工的水平。
003.jpg (210.37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12 17:06 上傳
再就是砌筑墻體,其實和我們現(xiàn)代的建筑比較。古人對墻體做法的追求是更更極致的,并不只是簡單的37墻24墻。
不論是灰漿(粘合度牢固度與季節(jié)相關 )還是拼縫的形式(一丁一順、梅花丁等),都有獨特的構筑物美感往往被忽略。
004.jpg (237.06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12 17:06 上傳
上椽子房子基本就成型了可以封頂工作,瓦工就要來準備進行他們的工作了,瓦壟的曲直瓦口的美觀也是相當要手藝滴。
005.jpg (238.11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12 17:06 上傳
上椽子的同時門窗也就陸續(xù)裝上了,四合院院落內部的立面裝飾效果,從支摘窗裝飾的一點一滴里散發(fā)出來。
006.jpg (193.13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12 17:06 上傳
最后就是屋頂?shù)耐呙?,博封板等收口工作一棟建筑就算是基本落成了,開始室內和院內的裝飾工作。
玩的心態(tài)隨便順手給配了點景觀哈,不要誤導大家。
四合院里“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肥狗、胖丫頭”是一種我們當代人難以回溯的慢生活理想。
008.jpg (261.43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12 17:11 上傳
007.jpg (342.34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12 17:11 上傳
最后又順手給放了點桌椅板凳,自娛自樂一下,更加不能當真啦。
餐廳01.jpg (205.8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12 17:11 上傳
在深圳做慣了高層住宅、售樓處、學校幼兒園的現(xiàn)代風格建筑。
回到自己的“大本營”咂摸咂摸自己成長的環(huán)境,參與復建改造一些老院落,也別有一番體會。
四合院的確是一種古人智慧的結晶,無論是裝飾做法與結構的結合,亦或是院內的種植陳設,都散發(fā)這中華民族的生活智慧。
不過硬要說低密度院落不節(jié)地不利于城市建設的話,只能說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環(huán)境對于城市建設的標準變化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