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份-中英街
一年之前,準確的說是十個月之前,我就慕名去過沙頭角。一個人在深圳兜兜轉轉一個月,像個游魂一樣走在深圳各個角落,中英街卻始終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去成。當時的中英街非深圳戶口過境還必須通過旅行社帶團,個人無法進入。沒想到一年后的這時,中英街開放,非深戶也可以個體申請進入,加上覬覦契爾氏多時,國內正品稀缺,去香港手續(xù)繁瑣,正好中英街有香港卓悅分店,這下是無論如何也要走一趟的了!
慣例來個【百科小知識】:中英街位于沙頭角(深圳香港均有沙頭角,且通過中英街相連),由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深圳市共管,為陸上邊界的一部分。街上中央豎立了界石,表明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分界。長不足1公里,寬不夠7米,卻一街兩制:一邊是香港,一邊是深圳。在中英街,你可以一腳在香港,一腳在大陸。中英街除了它的歷史淵源和一街兩制的景觀外,由于位置特殊,政府實行免稅政策,因此中英街兩邊商店林立,價廉物美。成為內地淘港貨絕佳之地!進入中英街需辦理“邊防禁區(qū)特許通行證”,因此中英街也被稱為“特區(qū)中的特區(qū)”。
001.jpg (24.96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002.jpg (508.74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九點開門,辦證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平均五秒鐘一個人,身份證一掃就可以出證。大概十五分鐘到我們,拿著辦好的邊境通行證,竟然有點特別的高興感...我走絲綢之路的時候都沒這種感覺,難道這就是香港對于內地的魅力么?果然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哪天進出香港不再有限制了,它大概也就失去她的某種魅力了...
003.jpg (781.32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臨時通行證
004.jpg (806.79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后來排隊人之多?。?!
005.jpg (803.21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中英街里面通用貨幣是港幣,雖然也收人民幣,可是需要按照匯率轉換,匯率要比市面上低一點,如果要買很多東西,還是先在銀行兌換港幣比較劃得來。因此辦好證,第一件事就是兌換港幣。這也是我們的疏忽,頭一天忘了兌換,所以九點多了,我們還在深圳沙頭角到處找銀行.....
006.jpg (687.86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過關入口
007.jpg (571.13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008.jpg (650.15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009.jpg (674.27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進入中英街后看到的第一幅畫面。
雖然之前網(wǎng)上圖片看了不少,但是真正自己看到,還是覺得很稀奇的。街道兩邊的房子風格完全不一樣,親們,來猜猜看哪邊是深圳哪邊是香港?稍后揭曉答案!
010.jpg (792.86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011.jpg (628.1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012.jpg (708.69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4 上傳
013.jpg (908.84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5 上傳
中英街四景之一——古榕樹。
具體多少年忘了。樹干蒼勁,枝繁葉茂。出名除了是古樹以外, 還因為其樹根長在深圳,而葉枝卻覆蓋到了香港,因此被喻為“根在祖國,葉覆香港”,成為很多文人墨客進行采風和文藝創(chuàng)作的題材。這可古榕樹與第四號界碑形影相依,見證了中英街的百年滄桑和屈辱歷史。
014.jpg (838.23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5 上傳
015.jpg (625.88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5 上傳
016.jpg (581.72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5 上傳
017.jpg (959.13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5 上傳
中英街到處都有一些小品,來提醒人們這個地方的歷史和特殊性。最多的還是各種中方和港方的警察在一起的雕塑。很經典。
018.jpg (646.55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5 上傳
中英街四景之一——警世鐘,在博物館前面。
警世鐘是為了讓世人銘記鴉片戰(zhàn)爭屈辱條例而設的,鑄造的警世鐘高1.842米,表示《南京條約》的簽訂時間;重1.55噸,象征英國殖民主義侵略和瓜分中國領土一個半世紀;鐘裙的八個梯形象征著中英街的八塊界碑;鐘腰的紫荊花和簕杜鵑象征深港同根同文,同為一家的淵源關系;鐘肩上的21朵蓮花表明此鐘鑄造于21世紀。鐘亭的石壁和石階上銘刻著《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等不平等條約的主要條款。鐘體上的銘文記載了中英街形成、變遷、發(fā)展和香港回歸的歷史。每年的318,都會鳴響警世鐘和舉行青少年成人宣誓儀式。 警世鐘貌似還獲得過一個城市環(huán)境藝術獎。
019.jpg (834.65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5 上傳
020.jpg (740.65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2 10:35 上傳
在博物館后面就是海了,海面上蜿蜒的浮標就是海域分界線,左邊為深圳,右邊為香港。中間設置了一座海上的房子,可能是作為放哨亭用的,防止人們從海上入境。不時有快艇來來回回,不知道是不是在巡邏。
逛得很累,索性這次回家過年辦了通行證,以后去真正的香港玩,再給大伙兒貼些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