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發(fā)個帖子,即時更新自己的的設計進度。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壇子里的強人蠻多的。:D
這個題目是我們這學期的第一個課程設計。好像是個真實的題目,位于四川省宜賓市。
前兩天剛拿到地形圖和任務書,按理說這個設計早應該開始了,但是老師生病了(誰知道呢?:~),所以設計課一個月沒有上。意思是這個設計只有一個月的時間:-# 恩 下面是地形圖的截圖和任務書的內容:
未命名.jpg (41.03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8:43 上傳
二、設計任務及用地:
“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市,是長江上游開發(fā)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宜賓還形成了具有本地區(qū)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獨特的川南民俗風情等,產生了誘人的魅力和影響。。為了弘揚宜賓市幾千年的文明史,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經宜賓市政府研究決定,將在該市南岸區(qū)新建宜賓市博物館,專門展出城市各個歷史年代的出土文物。
該項目地處該市規(guī)劃的南岸區(qū)文化中心區(qū)中心廣場西側,南面為城市綠化帶,北面隔路為規(guī)劃中的市圖書館,西面為市政辦公建筑。詳見地形圖。用地范圍內地勢平坦。
三、設計總則:
1. 總體布局:A,合理布置不同性質的流線;
B,注意建筑朝向與功能間的關系;
C,進行環(huán)境設計及場地設計;
2. 功能分區(qū):總平面應充分考慮博物館不同出入口與城市環(huán)境的有機關系,布局應與中心廣場協調。室外場地應組織好人流與車流以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停放。建筑形象新穎并體現出城市現代博覽建筑的特征;
3. 空間設計:注意建筑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的特色性與藝術性,“覽、藏”空間的合理布局與設計;室內空間與交通流線的有機統一;
四、設計總體指標:
建筑總體面積: 約4000㎡(上下浮動不超過5%)。
建筑覆蓋率不大于40%
規(guī)劃建筑高度不大于12m
五、建筑主要功能及面積參考指標:(學生可根據有關資料增設或調整相關功能)
(1)陳列服務區(qū)
展廳(可設3~4個展區(qū)) 400㎡/展廳;
臨時展廳(含展具儲藏間) 200㎡;
報告廳 200㎡;
商店 100㎡;
室外雕塑陳列(不計入建筑面積)。
(2)文物庫房區(qū)
文物庫 350㎡;
珍品庫 100㎡;
技術工作室(修復、照相、復制等) 350㎡。
(3)行政辦公區(qū)
館長室 2×20㎡;
會議室 40㎡、100㎡;
接待室 30㎡;
行政辦公室 4×15㎡。
(4)業(yè)務工作區(qū)
研究中心 100㎡;
圖書資料中心 200㎡。
(5)其他
包括各功能區(qū)的水平與垂直交通面積、公共休息空間、衛(wèi)生間等。(設備用房另計,本次設計不予考慮)停車位:機動車18個;自行車180個
下面是在Google earth上的截圖 在網上查了很久才弄清除這塊地的具體位置:-# 大概就是紅線的位置。
2010.3.23
正式開始設計的第一步
1 確定了地塊所在的位置,以及所在地的區(qū)位,以及城市的肌理(這個是唬人的 中國的大部分非傳統城市 沒什么肌理可循)
2 查閱有關書籍,有建筑設計資料集第四集,博物館設計規(guī)范等
3 由于沒有去過宜賓 只有上網查閱有關宜賓的資料了
查了半天資料,用到了百度百科,宜賓市政網等,在所有的資料里,我總結出幾個關鍵字:
“南絲綢之路起點” “白酒之都” “蜀南竹?!?“僰人懸棺”
初步設想是從“蜀南竹海” 和“僰人懸棺”出發(fā),分別對應 建筑的材料以及建筑結構或者形式上的暗喻
4 調研 今天下午就去 目的地是成都的金沙博物館 之前一直想去的 (不知道有沒有成都的同學。門票太貴啦 80 我的學生證又丟了,而且今天很冷啊 )
總結:設計的思路的兩個要點
① 從“蜀南竹海” 和“僰人懸棺”出發(fā),分別對應 建筑的材料以及建筑結構或者形式上的暗喻
② 在查閱資料時 知道博物館的采光設計是專門的學科來負責 幾乎都是利用人工照明。但是我想在這次設計里 盡量的利用自然的光線,使用ecotect 對采光進行分析
但是初步估計難度很大 看一個月最后的時間夠不了。
有同學在博物館的設計里 嘗試過利用自然光對陳列廳的展品采光嗎(當然是光敏度較低的展品)
未完待續(xù)——:D
接著來2010.3.24
下午去了博物館調了一下研 又去網上查了一下資料 結合自身的條件 畢竟ecotect和radiance 也采用不久。決定忽略掉對陳列部分的采光分析和設計。
總結一下下午去調研博物館后的收獲:
① 參觀的流線很重要 參觀的流線由陳列部分各個展館的關系決定 是串聯或是多線性的 這又由展出的內容決定。結合這次的任務書 可以判定應該是偏向多線性的 當然最后的組織形式還是從整體出發(fā)。
② 空間趣味性的重要。
總的來說 博物館的功能組織還是比較簡單 重要的怎么做出建筑的地域性,空間感。
明天下午上課 (不想去 ) 25號 拿出一草:-@
2010.3.25--2010.2.26
一草中
2010.3.27
下面便是一草的 體量模型??梢钥吹浇ㄖ闹黧w還是較集中的,雖然可以通過后期利用體量穿插,建筑材料的處理達到輕 薄一點的目的。但還是有點郁悶:-( (不過設計就是這樣,不斷的解決問題)
草圖 我是畫在紙上的 我今晚把它弄成CAD發(fā)上來!:D
無標題.jpg (32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7 18:04 上傳
無VDE標題.jpg (22.08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7 18:19 上傳
大家評評吧
更新啦 更新啦!2010.3.29
本來準備是昨天上傳一草的 在畫cad的過程中 當尺寸精確控制后,結合簡單剖面分析,相當多問題就來了。所以今天上午改了很多地方?,F在發(fā)的平面圖還沒改完 門窗也沒加 明天直接上傳二草!
看圖吧 先說1F吧
未標題-1 拷貝.jpg (74.34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7:55 上傳
自己覺得功能上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了 就是覺得辦公那一塊很不和諧 空間缺乏趣味性,雖然是實用部分的功能,但是我設計的時候就喜歡做多樣的空間體驗。今天晚上改改吧。 大家覺得有什么不好的盡管砸?。?!:D :D
下面是-1f
未標題-1 拷貝2.jpg (67.39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8:01 上傳
在做這部分的時候 糾結了一會。因為我喜歡場地的純凈。所以都盡量安排地下停車場(學校的課程設計就這個好,沒有預算)。但是這次因為場地在機動車出口方面比較緊張。70m的限制。再加上下沉的高度也高。所以最后還是決定地面停車。
下面是-2f
未標題-1 拷貝3.jpg (47.55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8:06 上傳
文物庫上面其實還有一個珍品庫,因為陳列室的層高足夠做一個夾層了,還沒來得及畫:-#
最后是1f上的夾層 以及辦共樓的二樓,只所以最后發(fā) 因為它的改動很大 大家看看 提提意見吧
未標題-1 拷貝0.jpg (52.48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8:10 上傳
下面是我正在建的推導模型的圖片:
這是辦公樓的入口位置 大概的樣子
復件 museum1.jpg (99.33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8:11 上傳
這里可以看清圓弧墻里的大概樣子
復件 museum2.jpg (74.24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8:12 上傳
復件 museum3.jpg (82.5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8:13 上傳
復件 museum4.jpg (103.82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8:13 上傳
現在總結一下到目前為止我的思路:
1 整個博物館的大部分的豎向和水平的交通都是由圓弧空間來組織的,從一號到5號展廳的參觀順序也有它來串聯。有效的解決參觀流線問題。
最重要的是它承載著我開始一大思路,那就是怎么體現博物館中最重要的文物,“懸棺”這一特殊符號的。最早我設想是通過建筑結構來暗喻,但是由于建筑體量要求比較集中,沒有想出來:) 。后來我查資料 知道“懸棺”有兩大形式。
一種是將棺木放于崖洞中,一種是將棺木放于兩三根深插入崖體的木頭上。如圖
200210210052_16689.jpg (26.9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3-29 18:25 上傳
這是最具有視覺沖擊力的一種形式,也最能反應古人技藝的高超。
因此我在圓弧空間那 仿造這種形式將木質樓梯置于 看似不整齊插入墻體的一根根木頭上。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量增加驚險感。希望以這種建筑的體驗感增加游客的理解。
2 在功能組織方面, 看了建筑設計資料集和規(guī)范還有其他的書 都沒有詳細的提到關于“庫房”的具體要求。我以開始準備每個展廳都設庫房,各個庫房在豎向上聯系。還在為可能的流線交叉糾結,后來無意中看了黎志濤老師的博客,看到類似的問題。原來展品的流動時在閉館的情況下進行的,在流線上不會有什么問題的。再者現在很多博物館在關門后 ,在展品也是留在櫥窗里的。對庫房的依賴不是特別大。
寫了好多啊 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啊 ! 多提意見! 小弟有禮了 對了!問大家一個問題?。?自動扶梯在平面圖中剖切和樓梯是一樣的畫法吧?
就算沒人看 也行 算是對自己的設計方發(fā)邏輯性的總結!
因為一個帖子有字數限制 所以只好再開一個帖子繼續(xù)寫
鏈接:設計進行時——宜賓市立博物館(二) http://www.mgcxq.cn/forum ... id=12832&ext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