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場地——建筑服務于人
用地非常緊張。如何將將人的使用空間與城市有效的聯(lián)系起來,是我們需要重點解決的場地問題。 在充分滿足使用功能的條件下,通過建筑底層的通透化以及水面的處理,將有限的場地進行延伸,建筑內部的人群就有了一個視線的延展,也形成建筑與城市的良好空間過渡。水面的設置,通過一個平靜而安靜的界面處理,給人以舒適、冷靜的感受,符合科研建筑的功能特點。 二、 造型——科技服務于人 建筑造型“簡潔、大方、現(xiàn)代、莊重”,既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化、國際化、科技化的建筑特點,也體現(xiàn)出莊重、大氣的公安 建筑特點。造型采用簡潔的設計手法,通過一個完整的”U”型體,將主樓和附樓形成整體,面對城市一面采用簡潔 干凈的外 表皮處理,展示出建筑的城市形象特點,面對內部的 景觀空間,則采用適當變化的表皮,表達出內部相對靈 活、通透的使用特點。 建筑功能體的外面,我們附加了一層表皮,通過一層獨立的結構體系附于建筑功能體外。一個 個可以旋轉的有一定空隙的小橢圓體滿布于每層的結構外挑板上,通過固定可旋轉的四種角度(90度、60度、45度、 30度),實現(xiàn)對外部光線的控制,橢圓體雙面不同的材質處理,一面為光面陶板,一面為太陽能板,根據日照條件的 變化,隨時調節(jié)角度,實現(xiàn)對光線的控制與太陽能的最大化利用。我們希望這種高科技的技術手段運用,既能夠形成 完整而豐富變化的外立面肌理,又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科技服務于人”的現(xiàn)代化設計理念。 三、 功能——空間服務于人 我們將功能分為三種類別:功能化的使用空間(各種辦公科技研究房間)、半開敞的公共空間(公共電梯間、公共交流區(qū)以及公共大堂等)、開放性的庭院空間。 限于場地的條件非常有限,我們特意將內部庭院通過二層至三層屋頂?shù)幕▓@,以一個大折板串聯(lián)成,成為一個擴大化的綠化大平臺。首層庭院架空,通過與建筑交接處的空隙,取得陽光,大折板的內部又形成多個豐富空間,我們加入了交流臺階、休憩平臺等趣味空間,賦予外部景觀空間以更多的使用功能。 我們希望本項目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建筑服務于人”、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能夠真正為城市建設做出貢獻! --------------------------分割線----------------------
方案生成-01.jpg (73.18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2 14:49 上傳
立面生成-01.jpg (93.09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2 14:49 上傳
--------------------------分割線----------------------
1.jpg (85.21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2 14:37 上傳
2.jpg (86.71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2 14:37 上傳
5.jpg (92.8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2 14:39 上傳
4.jpg (108.78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2 14:39 上傳
3.jpg (118.56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2 14:39 上傳
QQ截圖20161213163759.png (243.67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3 16:38 上傳
QQ截圖20161213163808.png (147.67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3 16:38 上傳
--------------------------分割線----------------------
投標.zip
1.08 MB , 吧幣: 100 , 請登陸后再進行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