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墻的應用手法各異,不同的應用手法體現出來的藝術特征迥異,在應用的過程中要注意增加綠化量,創(chuàng)造小氣候,有利于提高環(huán)境的品質、舒適度以及愉悅感。
20160722110451_8088.jpg (84.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6 16:33 上傳
1、空心或鏤空砌塊的應用 空心或鏤空砌塊的參差布置,可以將本來較高的擋墻變得層次分明,且從視覺的角度上看起來沒有那么高,而且空心或鏤空的部分,更加有利于 植物所需要的空氣的流通,更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2、階式變化擋墻的應用 分階式的擋墻不僅更加堅固,而且其視覺的延伸感更加強烈,尤其是大面積的擋墻修筑成整齊劃一的臺階狀,更是給人一種神圣莊嚴的美感。如果能把這些分階式的擋墻在中間的跌落處修筑成不同形狀的綠化帶,并在其中植以觀賞性較強的 灌木綠化帶,不僅可以起到穩(wěn)固擋墻的作用,還能給人以欣心悅目的美感。例如可以種植丁香、蓮翹、黃剌玫、粉剌玫等花灌木,而在臺階的下方,可以密集植以藤本植物對擋墻進行綠化,將擋墻變成綠色、生態(tài)、環(huán)保的擋墻帶。 3、藝術性修飾與遮擋的應用 對擋墻的表面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可以使其藝術性更加強烈,感染力更加突出。創(chuàng)作的內容要結合 景觀的意象。如果是采用可塑性較強的材料制作擋墻,還可以請藝術家或工匠進行浮雕創(chuàng)作。擋墻表面油畫創(chuàng)作也簡單易行,還可以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 4、擋墻質感應用 擋土墻材料一般用自然山石,通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節(jié)約費用開支。自然石材和貼面的質地、色彩、組合構成了擋土墻的細部美感。石材和貼面材料的選擇,取決于擋土墻所在的空間的整體景觀,原則是協(xié)調統(tǒng)一。人為景觀為主的環(huán)境,往往用貼面。自然景觀為主的環(huán)境,往往不用貼面,如自然風景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