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e來的:門檻兒也稱門坎兒、門欄兒,橫伏于門口兒,邁進去,退出來,給人一種家里家外的感覺,它是內外區(qū)域的界線。應當說現(xiàn)在人們居家過日子,門檻兒沒有那么多的象征意義,出出進進,跨一跨門檻兒,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在過去,對門檻兒的認識卻是很不一般的,也有不少講究。首先是門檻兒具有遮擋污物和避邪的作用,門口橫上一道門檻兒,象征著豎立一道墻,將一切不好的東西擋門外,特別是要把那些鬼怪拒之門外,以保一家人的平安幸福。
門檻兒分固定和可移動兩種,一般以固定門檻兒居多,而一些大戶人家為了車馬出入方便,也有隨時可移動的門檻兒。按老北京人的禮俗,送客時一定要送到門檻兒之外,若是騎馬乘轎而來的,要看著客人上馬上轎。若是步行而來的,要目送客人遠去,如果只將客人送出屋門而不送到門檻兒之外,是對客人的一種不敬,被視為失禮。過去還有不能踩門檻兒的習俗,但可以坐,絕不可猛踩,過去小孩子不懂事,常在門檻上玩耍,大人見了會馬上制止,說門檻兒是護家的神,不能隨便踩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