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rchicn.com/article/trackback.asp?tbID=209&action=addtb&tbKey=7ba03b8af3a48d69eaa3fc97a0068f26f6292a88
建筑師:Amordad design developer
項目位置:伊斯法罕,伊朗
項目負責人:Kamran Kopaei, Farshad Shagoshtasbi, Golrokh Kopaei
業(yè)主:Sepahan結構與機械研究辦公室
項目年份:2008年
攝影:Amordad design developer
本案的設計內(nèi)容是把一處位于伊斯法罕市(伊朗城市)的老民居改造成辦公樓。
出于對伊朗傳統(tǒng)建筑元素的尊重,設計團隊采用了一些當?shù)貍鹘y(tǒng)的材料和建筑形式,例如:手工制作的磚塊、彩色玻璃、木質(zhì)裝飾、vitray(彩色鑲嵌玻璃飾品)以及水池。與此同時,伊朗傳統(tǒng)的十字構成法也被應用于建筑內(nèi)部功能空間的分割。
中央天井(吹拔)的設計概念源于的伊朗的傳統(tǒng)建筑形式“風塔”,這是沙漠氣候國家慣用的一種建筑形式。它可以把外界冷空氣引入其連接的各層空間,底部水池的應用,也可以起到降溫和凈化空氣的作用。另一方面,天井內(nèi)壁的鏡面為建筑引入了更多的自然光線。這些鏡面交替反射,把光線一層層地向下傳遞,甚至可以到達建筑的最底層。
在建筑的南立面,有一個獨特的黑色鋼框架,它一方面豐富了立面,另一方面削弱了傍晚時分的強烈西曬。墻體本身是平行于街道的,建筑師把鋼框一側做了輕微的旋轉,這樣一來,鋼框兩側出挑墻面的距離產(chǎn)生了差異,進而形成了對西側陽光的遮擋。在這個立面中,建筑師使用了多種顏色的當?shù)厥止ぶ谱鞯拇u塊,尺寸分別為90X7和40X7。這種做法使建筑看上去更加醒目而又不失本土氣息。
總之,這棟建筑巧妙地把現(xiàn)代建筑手法與傳統(tǒng)材料、工藝結合起來,使伊朗的傳統(tǒng)建筑特色得到了延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