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號,也就是昨天晚上,冒雨前去聽了俞教授的講座。雖然是為了宣傳他的新書,但人家的思想和實實在在的成果在那擺著的。 一個完全對社會公眾免費公開的講座,不出意外的會廳爆滿。前來者當然是青春無邪理想飛揚的學生居多,重大的學生占據(jù)天時地利人和,本已開學的時候,當然也有很多兄弟學校的同學,我就是其一。還有一些是設計公司、地產公司的總監(jiān)負責人之內的,以及出于形式上前來入座的XX副局領導、XX院長、XX教授。。。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相信這只是一次要么堅定夢想、要么讓自己起一身雞皮疙瘩的熱情似火的青春勵志電影。 講座內容,也就是俞孔堅教授堅持多年的思想和理念,網(wǎng)上也都能夠找到相關資料、學術文章、書籍案例等等。這里僅僅是作為引出、純屬拋磚引玉,具體的東西還得細品。 講座可以分為兩部分: 二、許多年堅持下來的設計成果和案例。
一 從PPT的紅色樸素可以看出俞孔堅這么多年的踏實辛苦堅持,以及對于國內大環(huán)境的無奈。PPT有很多毛澤東畫像,包括上世紀的宣傳畫、五角星、文革、農村這些樸素得貌似有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我認為是反其道而行之,明明是純設計純藝術,卻為了設計為了藝術利用政治利用這個本來不利的環(huán)境。所以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XX部長、XX市長在較大的規(guī)劃設計前都要去聽一聽專家的講座,參加一些學術論壇,當然說不清是自愿還是不情愿,只要效果能到就行,誰叫決策者是老大呢?
什么是大腳,與之對應的小腳又是什么?引出:PPT圖片城市貴族女人裹腳(小腳)-------鄉(xiāng)下農村女人光腳干活(大腳) 講的不單單是設計本身,更多是在講群體性價值觀的東西。 人們價值觀念的改變直接影響城市的規(guī)劃建設,他是在呼吁推出他自己的價值觀,并且身體力行,努力去說服,去吶喊,希望用實踐去革命,去證明可行性。 對于反規(guī)劃,城規(guī)方面是重頭戲,理論后也是通過案例說明。不僅僅說生態(tài)文明如何如何好,更在說如何現(xiàn)實的把生態(tài)用到實處。觀念轉變不易,所以他堅持,他聲嘶力竭的吶喊,轉變方式巧用政治;之后就是如何看到好處,如何真正意義上的生態(tài),少生態(tài)、少投入少資金、少維護,以及人的真正意義上與環(huán)境融合互動;最后才是不斷的理論完善過程,不斷的一個接著一個的成功案例??傊?,重在整體觀念的改變,重在國情下如何施行的解決辦法,而非設計本身理論本身。
二
幾個成功案例,這里不多說,這樣的東西網(wǎng)上很多詳解。僅僅引出 浙江臺州黃巖永寧公園 秦皇島湯河公園 沈陽建筑大學稻田校園 俞玩笑了一句:不一定都種稻,當然也可種玉米、高粱等等。意在說不要盲目模仿,各地都有各地不一樣的綜合條件。 河北遷安三里河生態(tài)廊道 整個講座持續(xù)了2個半小時,效果不出意外的好。期間也有插曲,一地產公司設計負責人發(fā)問后玩笑建議在座同學,畢業(yè)后別去設計院公司,要么公務員要么甲方,等你們成為了當權者才真正能改變整個大環(huán)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