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層
我的觀點是,當(dāng)你試圖用層來區(qū)分各個幾何體的時候,還不如簡單地將圖層0永遠作為當(dāng)前層,在這一層畫所有的東西。用組或組件來區(qū)分不同的幾何體。
如果你需要用層來控制顯示和隱藏,那么就將這些組和組件放到不同的層中(而不需要把組和組件里的東西都分到層中)。這樣,在組和組件中的線和面仍然是屬于圖層0,但是他們的可見性可以通過控制層的可見性來輕松地調(diào)節(jié)。我還沒有發(fā)現(xiàn)SU的層還有什么有用的地方。
關(guān)于層的應(yīng)用,可以說見仁見智,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大可發(fā)明出各種不同的用法,下面有些東西可以看看:
1.http://www.sketchupdown.cn/bbs/dispbbs.asp?BoardID=2&;id=1911
2.http://www.sketchupdown.cn/bbs/dispbbs.asp?boardid=24&;id=4166
3.http://www.sketchupdown.cn/bbs/dispbbs.asp?boardID=3&;ID=3794&page=1
4./pe/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4
5.在需要導(dǎo)出到3dmax等渲染軟件時,在導(dǎo)出對話框中選擇按圖層導(dǎo)出,可以避免導(dǎo)出到3dmax后,整個模型粘連為一體的麻煩。
.......
在論壇中搜索“圖層”你會得到更多的啟發(fā)。
組和組件
從來沒有建立組太早這一說。你可以從畫第一根線開始就將它編成組,然后你可以編輯這個組,在組里面增加其他東西。換句話說,建立組的時機只有太晚了一說。一旦模型建得差不多了,你就要耗費你的生命去從已經(jīng)粘在一起的模型中,挑出你要的幾何體來編成組。一個面可能被分在一個組,而他的邊線可能在另一個組,多么可怕的事情啊~~~,這樣的模型怎么修改編輯!
我所發(fā)現(xiàn)的將粘在一起的模型分組的方法是拷貝整個模型,將其中一部分編成組,然后刪除組外的東西,再拷貝整個模型,擇出另外一些幾何體編成組,如此往復(fù),直到將原來的所有東西都編到不同的組里,再將組拼合起來。
這需要發(fā)揚吃苦耐勞的革命精神了,大家還是不要等到這一步才想起來分組。
如果整個模型都細致地進行了分組,那么你可以隨時炸開某個組,而不會與其他幾何體粘在一起。將某些幾何體從一個組移動到另外一個組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最簡單的可能就是炸開(這時,組里的所有東西都是選擇狀態(tài))將要移動的幾何體從選擇集中去除,將剩下的重新編組。然后炸開目標組,將剛才跳出來的幾何體和這個組的所有幾何體重新編成一個組。我喜歡使用剪切粘貼功能來達到這個目的。我雙擊打開第一個組,進入編輯狀態(tài),剪切要移動的幾何體(CTRL+X),關(guān)閉這個組,打開目標組,粘貼(CTRL+V),關(guān)閉這個組。
注意:SU不能夠?qū)⒄迟N的幾何體自動置于原來的位置,當(dāng)你粘貼的時候,被粘貼的幾何體是在你光標所在的位置,你需要移動他們到你想要的地方。如果移動到你想要的位置比較困難或找不到參照點,你可以采用復(fù)制(CTRL+C)粘貼的辦法,這樣第一個組里的幾何體不會消失,粘貼后將幾何體移動到第一個組里的幾何體所在的位置,對齊,然后關(guān)閉第二個組,打開第一個組,將被拷貝的幾何體刪除。
實際拷貝而不剪切就是為了保留原來幾何體所在的位置,大家也可以在組外畫一條參考線來達到這個目的。
利用組件來建立場景中重復(fù)的單元。不要在放置一個組件的復(fù)制品與場景中之前,忙著將組件做得很細致??梢韵冉⒁粋€大概得體塊,做成組件,在需要的位置復(fù)制這個組件,然后回過頭來編輯其中一個,將它做得細致些。所有復(fù)制品和原組件都會自動跟著改變的。這是SU中非常有用的功能。比如柱子,門窗或樓梯這類重復(fù)的單元都可以先用體塊做組件,等到模型基本成型后,在細致的編輯組件,增加細部,對于一個復(fù)雜的大模型來說,這種做法非常有用。同樣的組件不必具有同樣的形狀。他們?nèi)魏我粋€都可以單獨地在各個方向上被放大縮?。⊿CALE),比如一個樹的組件可以被縮放到不同的尺寸,這樣場景中這種樹就不會千篇一律,看起來更自然,而需要改變樹的枝葉時,可以進入組件編輯,所有這種樹還是會跟著改變,同時仍然保留自己獨有的尺寸。
你可以復(fù)制一個組建,然后鏡像。和原來的組件拼起來組成一個物體。這種方法適用于模型中任何對稱的物體,你只需要改變一半,另一半也會跟著改變。
軸線
很多工具和操作都跟軸線有關(guān)。在特定的條件下,改變軸線的位置和方向,將使建模更加容易,之后我們還可以將軸線恢復(fù)到初始狀態(tài)。選中“按照軸線著色”(譯者:這個選項在WINDOW--MODEL INFO--DISPLAY--EDGE--下拉菜單中的BY AXES),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jù)幾何體邊線的顏色來判斷這些線是否與軸線平行或垂直了。如果模型中某些邊線與任何一個軸都不平行,那么就顯示成黑色,你可以通過改變軸線的方向來檢查這些線。
記??!這是個模型!
在透視圖狀態(tài)下建模。經(jīng)常轉(zhuǎn)一轉(zhuǎn)模型,就像它是你手中的一個實物模型那樣,來檢查你的作品。在SU中,總是在正視圖(頂視、左視、右視...)中建模沒有什么好處(譯者:這點不同于MAX),這種狀態(tài)下畫圖,總會產(chǎn)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畫的線的端點是在一面墻的頂部還是底部?你在平面圖上是看不出來的。這是因為MAX的捕捉可以有2D、2.5D、3D捕捉來切換,但是SU的捕捉始終是在3D狀態(tài)下的。
同時,如果采用軸測模式,而不是透視模式(在菜單中的-相機-透視,勾選此項則為透視模式,不勾選則為軸測模式),可能會發(fā)生有些模型被莫名其妙地顯示缺失的情況:
參考:http://www.sketchupdown.cn/bbs/dispbbs.asp?boardid=24&id=3986
有時候你需要在一個2D平面上畫圖,在正視圖狀態(tài)下,很難保證SU畫的線是在這個平面的上方還是下方。你可以事先在這個平面上畫一個大大的矩形,就像你在這個平面上鋪了一張紙那樣(畫圖的時候注意SU捕捉給出的提示“ON FACE(在平面上)”),這樣就不會畫到其他平面上了,畫完后刪掉這張“紙”就可以了。
因為你是在3D空間中建立模型,所以保證位置的準確是非常重要的,而SU中最容易捕捉到的就是軸線方向,所以為了保險起見,你可以分兩次移動一個物體,第一次沿一條軸線移動,然后再沿另一條軸線移動,這樣比你直接斜著移動物體更容易準確把握。
這和MAX中的多視圖操作差不多,SU沒有多視圖界面,所以只好用這種方法了
轉(zhuǎn)一轉(zhuǎn)你的視圖,會幫助你捕捉。比如畫一條線,我們想捕捉綠軸,但是SU卻總是補到藍軸,那么就轉(zhuǎn)轉(zhuǎn)視角吧,會比較容易捕捉的。
SU中的框選只能是矩形框(譯者:不像MAX有多變形選框),如果你要選擇一些東西,就要不斷地旋轉(zhuǎn)視角,或者干脆將視角轉(zhuǎn)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以便你能用矩形選框一次性地框選需要的物體。記得用鼠標滾輪進行視圖的縮放,SU得縮放是向光標所在的位置縮放,這樣可以方便地放大察看我們要看的部分。
視圖
SU有幾種比較酷的顯示模式。大部分都是用來修飾用的,應(yīng)該好好利用一下。使用透明模式(X-RAY X光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在我們需要看到模型內(nèi)部或背面時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畫一條線,終點在模型內(nèi)部,我們就可以開啟透明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在命令執(zhí)行時進行切換)。線框顯示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觀察和捕捉,同時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用處,就是當(dāng)我們需要只隱藏邊線而不隱藏面的時候,可以切換到線框現(xiàn)實模式,選中要隱藏的邊線,隱藏,然后在切換到其他顯示模式,這樣就可以看到,線框被隱藏了,但是面沒有?!斑吘€加粗”模式(譯者:在WINDOW-DISPLAY-EDGE下面的三個復(fù)選框中的PROFILE)
這個模式不僅可以使模型更加美觀,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檢查一條直線是否處在一個平面上,如果在一個平面的內(nèi)部,那么就是細線,如果不在,就是粗線)
“以層的顏色顯示邊線”(譯者:在WINDOW-DISPLAY-EDGE color下拉菜單--BY LAYER)可以幫助我們查到錯誤地分到其他層的邊線。層的顏色可以設(shè)置的反差強烈一些,便于觀察。
當(dāng)你編輯組或組件時,可以用“隱藏其他的模型”(譯者:在WINDOW--MODEL INFO--COMPONENTS--FADE REST OF MODEL后的HIDE復(fù)選框進行設(shè)置),最好設(shè)置一個快捷鍵,這樣會很方便。利用這個選項切換你就可以在編輯組或組件的時候隱藏掉其他的幾何體,這對于有很多物體的模型來說很重要,不至于看花眼。或者調(diào)節(jié)FADE OUT滑塊,來調(diào)節(jié)編輯組或組件時其他幾何體現(xiàn)實的虛實程度。有時候,你需要將其他物體調(diào)節(jié)的很虛(尤其是在透明模式下)。
在你建立模型的過程中不要打開JITTER(手繪效果和線出頭效果)(譯者:在WINDOW-DISPLAY下面的三個復(fù)選框中的JITTER和EXTENTIONS調(diào)節(jié))那樣會增加你繪制的難度。
不要急著給你的模型賦材質(zhì),那樣會不利于清楚地建立模型,和檢驗?zāi)P汀?br />
過早地賦材質(zhì)意味著將來會給大量的面重新賦材質(zhì),甚至?xí)斐衫缒P瓦^于復(fù)雜,多余的材質(zhì)無法被清理,某些面不能被賦予新的材質(zhì)等等問題。
牢記你隱藏掉的物體,因為你隱藏掉的物體會在某些特定的操作中被刪除。你在編輯模型的時候隱藏掉了一些東西,可以幫助你看得更加清楚獲保護這些物體,但是也可能使模型變得雜亂無章,比如如果你忘記了恢復(fù)這些物體的顯示,那么在將幾何體移動到其他層,或是賦予新的材質(zhì)的時候,就可能漏掉這些物體。記住,在SU中,你只能選擇到你看到的物體,被隱藏的物體不會被選擇到。
在sketchup5.x版本中,可以通過Window-Outliner工具顯示所有場景中的物體列表,這個列表顯示了所有組或組件的名稱和相互欠套關(guān)系,被隱藏的組或組件名稱前是灰色的方塊??梢灾苯狱c擊灰色方塊使該組或組件變?yōu)轱@示狀態(tài)。雙擊任何一個名稱,都會直接進入該組或組件的編輯狀態(tài)。
使用自動選擇功能
移動工具和拉伸工具有自動選擇功能。即使你沒有選擇任何物體,在執(zhí)行這些功能時,SU會自動選擇鼠標所在位置的物體,你可以看到他們被自動顯示為選擇狀態(tài)。自動選擇是一個非??旖莸墓δ埽斓淖詣舆x擇只選擇面而忽略線等不能拉伸的物體。
你疑惑時,點擊右鍵
點擊右鍵,你將在右鍵菜單中發(fā)現(xiàn)所有有趣的功能。你知道有個非常實用的“等分 DIVIDE”工具嗎?你可以選擇一條線,點擊右鍵,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工具?!胺蛛x UNGLUE”工具也在右鍵菜單中。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某個物體只能沿著一個平面移動時,你就可以用這個工具來使它脫離這個面。(譯者:這個功能是對組件的特定功能)
在你使用任何工具時,sketchup窗口的左下角都會給出一些提示,認真看這些提示就會學(xué)會很多工具的使用方法。 |
|